郭元益糕餅博物館20071103



如果沒有走這一趟,我還傻傻的以為郭元益是人的名字,
原來是這家老店百年前從福建樟州來台後,
後來的子孫延用以前的店號"元益餅舖",
並在前面加上了自己的姓,才成了現在的"郭元益食品公司"。


郭元益為了保存傳統糕餅珍貴的歷史,也為緬懷祖先的辛苦,
特地在創立了台灣第一座糕餅博物館,
一處在桃園楊梅幼獅工業區,另一座位在台北士林文林路老店原址。
館方只接受團體預約,不足四十人的,會採併團的方式,
孩子們的安親班辦了這活動,
我們二話一說,馬上報名參加。


郭元益糕餅博物館融合參觀、教學、推廣、實作、啟發等功能,
展品陳設也很豐富,從生之禮俗區開始,
從新生兒誕生,從滿月,四個月收涎,度晬,掀週等,
每個時間都有餅及糕點,做為祭祖及回贈親友。
館方每個月都有不同的糕餅DIY品項,
我們今天要做的是手工餅乾,孩子們很期待。





敲鑼打鼓迎貴賓,導覽人員很親切,
互動式的導覽及解說,
提高了孩子們的興趣,
只是有很多傳統禮俗及俚語都是台語,
孩子們有聽沒有懂。
導覽人員圍群的口袋裡可是裝了滿滿的小餅乾,
用來獎賞小朋友的。


這天和同我們一起來參觀還有另一家公司員工,
我們分成紅藍兩組,活動有時交錯有時重疊,
參觀流程很順暢,大人小孩都玩得很高興。




手工糕餅素材,黃黃一大塊的是館方已揉好的麵糰,
碟子裡裝的是香香的黑芝麻,
給大家猜猜,下方黑黑一小坨的是什麼,
它也是麵糰的一種,可以吃,可以用來裝飾餅乾,
只是它的原料是什麼呢?


紅豆?


棗泥?


巧克力?


黑芝麻?





答案是--竹炭


原來竹炭做食材不是最近的事,
我們平時吃的小餅乾,有的就有竹炭。






搓搓揉揉做餅乾,還有很多可愛的小模型,
師傅講解作法及注意事項,
餅的厚度約0.3公分,因為太厚烤不熟,太薄又會烤焦,
不及格的只好再揉重做。
孩子們的點子真不少,特別的還有熊貓照型,
我和女兒一起做了四個娃娃,
她說,那是我們一家人。


不過也有做得很恐怖的餅乾,
管他的,大家開心就好。






吃餅配茶時間,
裡頭有鳳梨酥,爆米花,
還有主招牌的大餅--京饌玉露,
我自己非常喜歡吃京饌玉露,
裡頭有肉鬆,鹹蛋,紅豆泥和QQ的麻糬,
只是傳統大餅都很大一塊,孩子也吃不多,
怕胖怕熱量,要吃得再三針酌 。



(轉貼自郭元益網站)






醬醬~~~
香噴噴的餅乾烤好了,
讚嘆聲此起彼落,忍不住動手拿來吃。
我們的
一家人也烤好了,吃不完的,
趕緊拿出準備好的保鮮盒帶回家。


活動尾聲是大碗公鄉土風味餐,
香酥炸雞, 紅燒豆腐, 炒高麗菜,玉米炒蛋 ,古早味擔仔麵
郭元益魯肉飯及古早味豬油拌飯,
菜式雖然簡單,但絕對吃得飽,
用大碗公裝飯菜,女兒和兒子很不習慣,
覺得我為他們裝太滿了,
但我覺得,用大碗公吃飯才有吃飯的感覺,
那是很幸福的。



館方為每位來參觀的來賓準備了一個小掛牌,
孩子不知道那有什麼意義,
有人說那是扇子,
有人說是鏡子,
也有人說那只是牌子而已。


那是傳統大餅餅模的形狀,
餅模是用原木雕刻而成的,非常厚重,
上頭刻有吉祥的圖案及店舖字號,
看到它,我又想起了從前~~
我的阿嬤也有一個餅模,
那個有很久歷史的餅模,
一直掛在有阿嬤在的灶腳,
阿嬤不在了,餅模到那去了呢?
雖然,我不曾看阿嬤用過,
但對我而言,那等於是阿嬤。



活動於中午結束,陽光也在這時候露臉,
大家愉快的心情全寫在臉上,
很值得全家一起來,
更建議公司團體一起來,
相關活動內容及開放時間,請參考
郭元益糕餅博物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黑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